欢迎访问掌上陇县信息网,关注微信:iLongxian不迷路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免费发布信息
陇县头条  >  陇县景  >  你好,牙科乡
你好,牙科乡
2021年04月22日 15:57   浏览:13069   来源:大陇州


文 | 杨金霞


牙科乡是我的故乡。作为牙科乡人,写下这个在全国都少有的地名的北方乡镇,是一种责任和荣耀。

牙科乡位于陇州城南大约十公里处,系关山余脉由西南向东北流向的高石山北麓一沟(糜石沟)一川道(梁甫川)。东临陇州东风镇,南接八渡镇,西至天成镇,北靠千河南岸。高石山是关山支脉余峰,是牙科乡的最南端,也是牙科乡的最高峰,海拔约2237米。此峰形成了多支水系,牙科乡就是其中两支水系形成的三山(北山梁、南岭梁、杏抱槐梁)两河(糜石河、梁甫河)地形。正南属于林区,地形南宽北窄,恰似一条装满宝藏的布袋,到袋口又向前扩展成一片平原和川道,既藏风聚气,又开放包容。

记得十七岁外出求学,到校报名时,填写家庭住址,“牙科乡”一写出来,周围的同学们都很惊愕,一个嘴急的同学调侃到:“你家住在医院?”我当时有点生气。不过,我后来也慢慢觉得,家乡这地名也确实有点特殊。

我生在牙科乡,长在牙科乡,完成学业后,第一个工作单位还在牙科乡。虽在家乡的怀抱里生活了二十多年,但我却从未认认真真走过她的一沟一壑,仔仔细细触摸过她的一草一木。而今,在生命的年轮一道道镌刻在额头时,我才带着一份热切的渴望,重读牙科乡。

轻轻翻开陈文公老先生等数位上了年纪热爱家乡的人士,历经三年,或骑三轮车,或徒步,穿行于乡村、田野、山间、沟壑,访农户、求士人而搜集整理的《牙科乡村记忆》。马家河、杨家坡、磨儿塬、申家咀、梁甫、牙科、李家堎、丁家沟、山西营、予村、马家山、鸡家庄、盘艾、阎家庵、焦家山、宋家岭等十六个传统村落的名字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耀入眼帘,一股家乡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,一下子使我这个在这片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女儿刹那间泪眼朦胧,一种对家乡的风景、家乡的文化、家乡的历史由衷眷恋和敬仰之情油然而生,我不止一次感叹:家乡貌似平庸,实则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亮点和韵味!

据《陇州县志》载,牙科乡的大致管辖范围,明代称作“梁甫里”,清代叫作“州南乡”,中华民国二十二年取消道府制,改编为保甲制,陇县设六区时,牙科属二区。民国二十八年,扩大保甲,取消联保,改区为乡,叫“忠孝乡”。1952年,全县划分12区74乡时,分别属“八渡区”和“杜阳区”。1956年全县调整为5区时,属于“娘娘庙区”。1958年撤区并乡,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时,分别由“红旗第三人民公社”和“红旗第四人民公社”管辖。1960年在公社下设管理区时,属城关公社牙科管理区。1964年,全县划分18个人民公社时,公社驻地牙科村,故命名“牙科人民公社”,辖16个由传统村落命名的大队。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中“破四旧”,牙科公社又改名为“光芒公社”,1971年恢复原名,1984年改“公社”为“乡”。

牙科村位于梁甫河西岸,距梁甫川口大约两三公里,据说梁甫川也曾是古丝绸之路一个通道,那时,该村大多数人家有驮帮,是牲口交易征收牙税之地,故得名“牙课”,后因“课”与“科”同音,慢慢演变为“牙科”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她的袋口向前扩展的一片平原和千河川道。这里,自古人称“养马河一带”。据记载,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。公元前九世纪,秦非子就在此为周室养马。因这里地势平坦,气候温和,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草肥水美,是养马的绝佳之地。后因非子养马有功,被周孝王封为“附庸”,在养马河的磨儿塬立业建城。至周幽王六年,秦襄公迁都城于陇郡,在磨儿塬建起了秦城,成为历史上陇郡最繁荣的时期,也成为秦文化的重要发源地。秦人在这里蓄积实力,不断开疆扩土,为大秦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县文物局在磨儿塬村大路边矗立的“春秋战国古城遗址”石碑就是这段历史风云的见证,至今,养马河一带随处都能见到从地下冒出的水质清冽、甘甜可口的泉水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千年古刹华严寺的幽静和神秘。华严寺地处梁甫河最上游磨子峡西麓地,境内山峰群聚,其中有东南西北中五座山峰如莲花瓣状高耸挺立,华严寺就依中峰而面朝北,其面前两条溪水相互交汇,形成宽滩,故当地人也称其为“宽滩寺”。此地也因山大沟深,植被广袤,林木茂密,道路崎岖,人迹罕至,远离喧嚣而被文人墨客及朝圣者堪称“世外幽刹”。据说,华严寺建于北魏时期,清康熙年间法会盛行时,这里光和尚就达二百余人。清同治七年,回匪焚毁殿宇。改革开放后,政府又组织在原址进行了重新修葺。现寺院呈三进大殿,前殿五转七,中殿三转五,后面是五间大雄宝殿,每座大殿四角飞檐下都悬挂有铜铃,微风吹来,如鸣佩环,常年吸引四面八方善男信女前来感受这座千年古刹的神奇魅力!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予村的皮影戏。早在明国初期,予村的三老四少为了不让村里年轻人走斜路,就专门组织建起了皮影戏班子。每遇村中婚、丧事,都要唱皮影戏,一来通过戏剧起高台劝化作用,二来也丰富乡民单调的文化生活。随着皮影班子的不断壮大,制作皮影的手艺也在村中慢慢兴起,使得好多人都刻苦钻研。当时,陇州人就常说:有了予村的皮影戏,才有了著名的皮影挑线人徐升堂、满台转的陈继福、鼓师曹德全、琴师李新泰、唱角王明华。可见予村的皮影戏当时为多少人提供了生存、就业、出名的机会。最具影响力的就数享誉西府的皮影雕刻家陈招贤,他精心制作皮影的五十年生涯中,在继承民间传统皮影制作方法法的同时,大胆创新,形成自己独到的,从选皮到上色一套完整的皮影制作技艺,荣获“西府皮影制作能手”桂冠。1984年,陈老的皮影代表作进京展出。1987年陈老的107件皮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,陈老一生的皮影复制纹样现藏于中国美术馆。同年,予村皮影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阎家庵富有神秘色彩的血社火。阎家庵的血社火已有200多年历史,相传在清朝中期,一位山东来的逃荒者来到阎家庵,当时因身患疾病,实在不能前行,被阎家庵一闫姓老者收留家中,供养多日,使其逐渐康复。逃荒者为了答谢闫老救命之恩,就说,您老人家的大恩大德我无力回报,小的有一技之长想传给你们,以报救命之恩。原来,逃荒者自幼跟长辈学过血社火表演,欲将血社火的化妆、表演全过程传给老人的子孙。老人于是就召集族中年轻人学了起来。听说,民国时期,阎家庵的血社火在陇州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。但血社火的化妆、卸妆过程是由专人在围起来的简易化妆棚内秘密进行的,化妆时门口有专人把守,不允许外人进入,而且化妆过程神速,所有技艺传男不传女。可惜,文革使血社火消失了十多年。如今,闫家庵的血社火已到全国各地好多省、市、县参加过巡回演出,还参与过国内好多电影的拍摄呢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李家堎那曾代表梁甫川人崇尚文化的魁星楼。据说,李家堎的魁星楼是古陇州有名的三大魁星楼之一,是牙科乡唯一的一座有关魁星的建筑。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,坐落于如今敬老院大门口的位置,横跨大路。古时大凡出进梁甫川的百姓、官员,或步行,或骑驴、骑马,或坐轿,均须从魁星楼的文昌和魁星二神坐下经过。魁星楼属土木结构,分上下两层,下层供行人经过,上层供神。楼顶飞檐斗拱,彩绘木椽,五脊六兽。凡读书人经过此地,必顶礼膜拜,以求功名。虽然李家堎的魁星楼已在上世纪公路拓宽时拆除,但它寄托了家乡读书人的希望,见证了家乡人民自古对文化的崇尚,极大的推动了梁甫川的文化发展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杏抱槐那凄美的爱情故事。在家乡杏抱槐梁上,生长着一棵槐树和一棵红杏树,两树紧紧相互依偎有200多年历史,杏树在离地面大约一米高处,生出两个枝丫,形似人的胳膊,紧紧拥抱着槐树。善良的家乡人民一致口口相传,在二百多年前,梁甫川一青年随父亲在八渡镇的大底村经商,路过山梁时遇见了附近正在采桑的姑娘,俩人一见钟情,暗许终身。但因家中门户不当,加之祖辈恩怨而未喜结连理。青年相思成疾,病患中,跑到山梁等候昼夜,不幸离世。姑娘闻知后,随发心愿,若有来生,患难与共,永不分离,说罢,撞墙自尽。后来,在青年和姑娘相遇的地方便生长出一棵槐树和一棵杏树,他们日夜相互厮守,顶严寒、冒酷暑,再也没有分离。听说,文革期间,附近村子一小伙砍掉了杏树的一只胳膊,不久那小伙便重病缠身,半年后一命呜呼。从此,家乡人更认为这是一对神树,没有人再敢破坏。如今,两树枝虽已有些干枯,但他们依然用顽强的生命力,诉说着坚贞的爱情故事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马家河马如麟老先生为民请愿、独创督军府的佳话。据说,清咸丰年间,陇州地方各种苛捐杂税使百姓负担沉重,怨声载道。可衙门还向陇州百姓加征马价款,这无疑对老百姓是雪上加霜,激起村民纷纷抗议,多次向州府请求豁免,但都未能如愿。马家河廪增附生员马如麟即与多名绅士商定,组织能言善辩之人,决心越衙向省督军处反映情况。当时,从陇州到西安500多里路,全凭步行。可途中,数位同仁皆因怕苦怕累或怕得罪官老爷半途偷偷溜走,最后,只剩马如麟一人。他不顾衙门森严,独自闯进督军府,被几个衙役连拖带拽到督军堂前,督军以狂傲的口气质问:众人吃饭,为什么你一人嫌稀?马老毫不畏惧的回答:一人搭桥万人过,道路不平人人可以铲平。督军又厉声喝问:你家马价款能交多少,为何一人冒此险来省城越衙上告,值得吗?马老意味深长的回答:我家负担不过几十斤粮食,可全县28里的百姓负担加起来是千万两银子,折粮就是几十万石,三皇五帝治世也不是为他个人,您督军大人十年寒窗考取功名,身为督军之职,还不是为国家和老百姓?您难道是为了个人私利吗?……在马老的理正词严下,督军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,豁免了压在陇州人民头上不合理的马价款。喜讯传回陇州,地方绅士、百姓敲锣打鼓前往千阳将马老迎接回乡。

可在那时,马老回乡后,州府革去了他的生员资格,贬为庶民。好多百姓多次联名请愿,求恢复马老功名,可一次次都被马老婉言谢绝。后来,马老去世后,陇州乡民自告奋勇为他立碑,颂扬他的伟大人格。

牙科乡的亮点,亮在宋家岭上百年的参天橡树。这颗橡树现生长于宋家岭村崖背上,经林业部门鉴定,已有480余岁,它身高29米,冠幅24米,常作为航空和卫星的标志物。它虽近五百岁,但依然枝繁叶茂,如一位巨人坚挺起脊梁,俯视着家乡的日新月异。

牙科乡的亮点,还亮在梁甫村那色泽艳丽、香气扑鼻的苹果。梁甫村背靠蚂蚱塬。蚂蚱塬属台塬地貌,土质肥沃,日照充足,极适宜苹果栽培。梁甫村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蚂蚱塬上有苹果园。每遇春天来临,满塬素白的苹果花如一片片洁白的云朵,吸引得成千上万的蜜蜂、蝴蝶前来聚会,悦耳的嘤嘤嗡嗡声汇成一曲曲春之赞歌回荡在家乡的上空。秋天苹果成熟季节,整个蚂蚱塬到处芳香四溢,大小苹果树上,水灵灵如红灯笼似的苹果让人垂涎欲滴。家乡梁甫村已有三四十年的苹果栽种史,这里的苹果细嫩清脆,酸甜可口,远销全国好多个省市。

今天,我怀揣《牙科乡村记忆》,怀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。站在蚂蚱塬上,我仿佛置身于母亲的怀抱那样心旷神怡。眼面前养马河一望无际平展展的土地、淙淙的泉水及郁郁葱葱的庄稼,让我不由得大声呐喊,你好!家乡。

我想伸手触摸脚下每一棵草木、每一寸土地。我想看看北山梁的挺拔英姿、南岭梁的绵延逶迤,更想看看杏抱槐梁的奇秀俊美。我想用糜石河的水洗去岁月的风尘,我想去梁甫河畔寻找曾经的足迹,更想用养马河清澈甘甜的泉水抚慰我童年的记忆。我想捡一块磨儿塬古城的瓦片,我想饮一口养马河的泉水,更想听听家乡亲人温暖的话语。我想站在宋家岭古老的橡树下,静静聆听,聆听家乡吹过的千年古风,聆听大秦的战马嘶鸣。我想去寻觅华严寺的传说,更想一睹牙科驮帮的往昔雄风。我想吼几声秦腔,看看予村的皮影,更想细细回味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。

哦!夕阳西下,我终于登上了家乡的最高处高石山,极目远眺,一幅大美的图画呈现在眼前,西南方林海茫茫,东北方一马平川。糜石河、梁甫河如银丝带飘扬。三道山梁层层梯田一片苍翠,梁甫川公路平整逶迤如游龙伸向远方,错落有致的民居和健身广场星罗棋布,袅袅炊烟在夕阳的薄暮中恣意撒欢,哞哞、咩咩牛羊回圈的欢喜声,悠远的鸟儿归巢声,合着健身广场上遥远的音乐声,在家乡的大地上汇成了一曲无以伦比的天籁。

阵阵凉风吹动着我的头发,眼前的一切,让我心潮彭拜,感慨万千。我想,家乡牙科乡虽然在2011年实行撤乡并镇时,并入了东南镇;2017年合并村组时,牙科村又合并于梁甫村,“牙科”二个字虽然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以她命名的行政区划。但牙科乡人民自古弘扬勤劳、善良、忠孝、礼仪的传统,以及牙科乡的历史、风景、文化,不但会永远扎根在这一片土地上,而且会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作者简介

杨金霞,陕西陇县人,陇县中医医院职工,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。有作品在《宝鸡日报》《秦岭文学》等发表。

头条号
大陇州
介绍
大城小事,趣闻杂谈!陇县人的陇县事!
推荐头条